相当于多了两万大军;如果父亲能攻下邳州,截断金贼后路,则相当于多了五万大军。”
魏胜点头,复又说道:“那为父就为你遴选精兵。”
刘淮再次摇头:“父亲不可,此次相当于孤军深入,非士气高昂者不得去,许多精兵在山东是可堪大用,但到了两淮却是未必。”
“那大郎的意思是?”
“父亲,三面出击虽然是由我提出的,但也需要在军议中进行表决。若是许多人都不觉得这是个好主意,那即便是咱们父子觉得可行,也很难推行下去。”刘淮转头,环视诸将:“那不妨这样,先进行表决,看大家是否同意三面出击的计划。
如果同意的居多,那么都统、陆大判,还有我就会回到咱们身后的帅帐中,诸位一个一个进来,私下里将想法告知我们三人,然后进行统一分配。”
说着,刘淮看向了军议的主持人陆游。
陆游会意,当即说道:“同意统制官刘淮三面出击计划的,请举手。”
除了第一次参加这种军议的开赵等人犹豫了一下,其余人立即就高举起手来。
几乎是全票通过。
这倒不是说刘淮的计策有多么多么伟大正确,而是因为这些天忠义军内部已经争吵过许多次了,大家不止表明了自己的立场,更是明白了别人的立场,根本就是不可调和的。
现在刘淮能拿出这么一套满足各方利益的方案,并且具备一些可行性,就已经算是很不错了。
当然,这其中还得需要张荣的配合,但终归有了个大致方向。
刘淮点头:“接下来,给大家两刻钟时间考虑,从前军开始,请诸位按照顺序,来到帅帐中,说出自己的想法。”
说罢,魏胜、陆游、刘淮三人回到了帅帐,静静等待。
前军四名统领的意见其实很一致,他们都十分相信刘淮,既然刘淮做出了南下的决定,罗慎言、张白鱼等人自然也会跟着刘淮走到底。
与之做出同样决定的是右军张小乙等人,原本刘淮还以为这支以东海起义为主干的军队会极大的概率拒绝南下。
毕竟金国虽然跟东海人都深仇大恨,但宋国也是将他们拒之门外,不止无恩,而且有怨。
然而右军的军官则是纷纷表示,既然飞虎郎君亲自统军南下,为了报答魏公的恩义,那么他们将听从指挥,奋力而战。
必须要指出的是,如果是魏胜决定统帅全军南下,彻底弃了海州,那么右军肯定就不会这么痛快了。
而就算是魏胜与刘淮分兵,魏胜南下,刘淮留守,那么右军也得留